期刊信息
 

刊名:中国基础科学
主办: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ISSN:1009-2412
CN:11-4427/G3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期刊分类:基础科学综合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瞭望|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用实现科技造福人(3)

来源:中国基础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18日 00:40:4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国之重器”回报社会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是聚集高端人才、培养人才、展示大国形象、推动国际合作交流、开展科学和核心技术交流极其重要的平台。

“国之重器”回报社会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是聚集高端人才、培养人才、展示大国形象、推动国际合作交流、开展科学和核心技术交流极其重要的平台。比如,近代物理所曾与美国、欧洲等的50多个研究机构和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产出了非常重要的科技成果,培养了一批为我所用的科研人才。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工程在建设期间,充分发挥了国际合作的作用,多名外国专家参与建设。这些难得的经历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和视野的高端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可以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成了培养和吸纳优秀科技人才的“蓄水池”。

《瞭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如何推动科技创新的?

赵红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探索自然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催生技术变革、发现新知识、发明新技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提供极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复杂的科学研究系统。它可以让前沿的科学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科技成果,解决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因此,也是世界科技强国必争的战略高地。几乎所有的世界强国如美国、德国、日本都已布局建成了一大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至今还在不断建设,涉及从物质结构、能源、信息、材料、天文与航天、地球与环境到海洋、生命与健康、农业和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近代物理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副主任赵红卫表示,科学技术的初心是造福人类。60多年来,近代物理所始终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引领科技变革、造福人类健康。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成了培养和吸纳优秀科技人才的“蓄水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

文章来源:《中国基础科学》 网址: http://www.zgjckxzz.cn/zonghexinwen/2022/0918/544.html

上一篇:瞭望丨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红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下一篇:几代科学家接力研发中国“芯”!专访龙芯总设

中国基础科学投稿 | 中国基础科学编辑部| 中国基础科学版面费 | 中国基础科学论文发表 | 中国基础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基础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