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中国基础科学
主办: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ISSN:1009-2412
CN:11-4427/G3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期刊分类:基础科学综合
之后,龙芯团队相继研发出“龙芯2号”系列芯片,其中“龙芯2E”的性能是“龙芯1号”的25倍,已经接近当时市面上英特尔奔三处理器,这给国内CPU芯片的自主研发带来了希望。2006年,自主研发CPU芯片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但胡伟武带领的龙芯团队却遭遇到了难题。
胡伟武: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整机和应用做得很好,现在开始卡脖子了。当你做到芯片时候发现还受制于人,卡这个,不给你授权了。
当时,海外计算机产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国内也诞生了一批计算机整机生产企业,但作为计算机系统运算和控制核心的CPU芯片却全部依赖进口。业内有人认为“造不如买”,也有人认为中国造不出自己的芯片。
胡伟武:我希望首先人们买电脑的时候,买龙芯不是因为要支持自主,而是基于它性价比的考虑,我就喜欢它,这样我们生态才能做成。另外,人们提到龙芯、提到这帮人的时候,觉得这帮人还是做实事的,说到能做到,就行了。
胡伟武:第一 ,它可以给我授权或者跟我合资办企业。
记者:受牵制。
胡伟武:1998年4月份,我的导师联合了金怡濂院士,联合了周毓麟院士召开了相关科学会议,研讨我们国家高性能计算机怎么发展。那个会开到第三天的时候就讨论芯片了,因为我们做高性能计算机离不开芯片。金怡濂院士他讲了一句话,对我来说触动很大,他说芯片这个事情无论如何得做一下,哪怕做个586也得试一下。1998年那时候英特尔市场上的产品已经是奔腾二到奔腾三那个阶段了,586跟奔二、奔三性能至少有十倍差距。
当时国内芯片业普遍的做法是通过授权使用国外成熟的指令系统,但一些西方国家以此为要挟,让胡伟武重新思考,龙芯要不要重新创立自己的指令系统。
胡伟武:当时国外的,你能想到主要的芯片企业都来找过我。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9年底,龙芯开始研发自己的指令系统“龙架构”。如今,基于“龙架构”所创建的龙芯信息生态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在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广。
20世纪90年代,主要西方国家签订《瓦森纳协定》,对包括计算机在内的中国尖端科技实施全面封锁。
胡伟武:对,因为说实话2010年前后,它们拿二流产品也比我一流的强,因为我们有差距,我们得承认。但是你要不要的问题,后来我终于想明白这个道理了。
记者:你希望未来人们提到龙芯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评价?
胡伟武:你不能做了。我是农村出来的,打个比方,现在大家种了两块地,地主都是西方的,交了租金之后自己还能赚点钱,他现在说我不租给你了。我们本来赚钱就不多,他现在还动不动威胁说不租给你了,我自己开第三块地自己种,就不受制于人了。
胡伟武:对,地基拔了。像我所有的软件浏览器是基于它的,操作系统是基于它的,都得重新做,我们要做生态这个非常难。这个事情我从2019年年初到2019年六七月份一直很纠结,有半年时间茶不思饭不想的。后来我有一天在路上我突然想起了抗美援朝,想起了毛主席在抗美援朝说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上班后就马上安排,现在看来当时的选择是对的。
后来,北京市政府牵头投资1亿元,带动民营企业跟投1亿,暂时解决了龙芯中科的资金难题。2015年,通过调整产品定位,龙芯销售额过亿元,从亏损走向了盈利。
胡伟武:我说其实它们就是四个字“缴枪不杀”。你要了人家技术,你会丧失了你的研发能力,你如果中断了自主研发过程,你就只能跟着它,它给你什么,你要什么。
胡伟武:对,很受牵制,相当于你的枪被缴了,你没有枪了,但它给你点好处。
记者:相当于把地基都拔了?
不能“缴枪不杀”
胡伟武:我导师夏培肃老师退休在家,我经常去跟她汇报,包括后来在病床上我去看她。她很多次都跟我说,她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搞好中国的计算机事业,我们这代人没搞好,你要搞得比我好。黄令仪老师快八十岁了,还一天到晚拖着鼠标,盯着屏幕查电路。我有一次跟她说,黄老师你给年轻人把把关就行了,别亲自干了。结果你猜她怎么说?她脱口就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所以我觉得为什么做这个事情?传到我这一代了。
之后,龙芯团队放弃原有事业编制,从中科院计算所辞职下海,但资金问题仍然没能解决。
文章来源:《中国基础科学》 网址: http://www.zgjckxzz.cn/zonghexinwen/2022/0919/545.html
中国基础科学投稿 | 中国基础科学编辑部| 中国基础科学版面费 | 中国基础科学论文发表 | 中国基础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基础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